是什么耽誤了你家寶寶說話?
一歲了,還在吃粥、爛面條
很多寶媽都會擔心寶寶嚼不爛、不好消化,而讓寶寶總吃過于細軟的食物。卻不知道這樣做,會影響孩子的口腔肌肉發(fā)育!逐漸讓寶寶難以接受一些有韌性的食物,哪怕吃硬一點的飯也有困難??谇患∪獾貌坏藉憻挕>蜁е聦殞毎l(fā)音不標準、口吃。因為輔食過軟過細造成寶寶語言發(fā)育緩慢的實例可不在少數(shù)。
正確做法
在寶寶添加輔食2~3個月以后,就應該由細膩的米糊菜泥逐步過渡到大顆粒的食物,10個月左右就可以給寶寶一些略硬的食物(像胡蘿卜條和芹菜條)不僅可以用來磨牙,還能促進寶寶的口腔發(fā)育。
TA不說你就懂,那TA就用不著學說話
寶寶指著桌子一“嗯”,媽媽馬上就知道ta要喝水;寶寶指著冰箱一“啊”,家長就知道ta要吃蘋果~寶寶一句“嗯啊”家長就能立刻理解,并滿足寶寶的需求,讓TA覺得溝通根本就不需要說話,這種“心有靈犀”可算得上是寶寶語言發(fā)育的最大障礙!
正確做法
平時有意“為難為難”寶寶,反而能增加TA表達的欲望。例如:當他指著某處大叫時,你要假裝聽不懂的樣子,然后告訴ta喊叫并不能讓媽媽明白你要什么,然后問ta你是要碗?筷子?還是勺子呢?當寶寶清楚表達自己要勺時,才能滿足TA。
寶寶說錯了,你卻笑了!
每個媽媽都覺得自己的寶寶是最可愛的,當寶寶發(fā)出“錯誤的怪音”時,總會忍俊不禁,笑TA、甚至模仿TA,讓寶寶覺得這是一種鼓勵和喜愛,就強化了這種異常的說話方式,導致寶寶無法學習用正確方式說話。
正確做法
用略夸張的口型配合標準的發(fā)音,繼續(xù)和寶寶交流,讓TA慢慢調整,而不是笑TA和強制糾錯!
你說話太快,寶寶跟不上!
有些家長說話速度太快,沒有給寶寶一個充足的時間,讓TA“聽到→理解→回答”,這樣寶寶會很難接收到有效信息。當寶寶下意識地追著你說的內容去聽,這時候TA的大腦和語言無法同步,就有可能會導致口吃或不愛說話。
正確做法
請和寶寶面對面、眼對眼的進行交流,有意識的放慢語速,并保持耐心和微笑,適時還要給予寶寶點頭鼓勵。
網(wǎng)絡語,不適合寶寶!
小盆友、醬紫、選你、你造嗎、妹紙、男票……吃肉肉、睡覺覺、喝水水……這些網(wǎng)絡用語和疊詞,都在影響著寶寶的語言發(fā)育和對事物的理解。
正確做法
在和寶寶對話時,對事物描述清晰準確:例如你教寶寶說汽車時,應該是細化到小轎車、公交車、自行車、摩托車,而不是“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