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上網(wǎng)對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是有利的。比如同學們之間的交流都是玩魔獸爭霸、英雄聯(lián)盟,如果你的孩子不懂,往往就會讓孩子感覺被孤立了。所以,網(wǎng)絡游戲可以增加社交語言和內(nèi)容,并不是一件壞事。但如果孩子在現(xiàn)實社會里不能和人正常地社會交往,常常躲避在網(wǎng)絡世界里,則要對癥下藥。那么,孩子為什么會上網(wǎng)過度?劉華清主任認為一般有以下4點原因。
憂郁癥或其他精神問題
憂郁癥本身的特點就是回避人際交往、退縮、沉溺于內(nèi)在的幻想世界、逃避現(xiàn)實問題,而網(wǎng)絡的虛擬世界正好可以滿足其這方面的需要,為其提供了宣泄情感壓力的平臺。
“可是有的家長不理解,他們看孩子能吃能睡,覺得孩子健康得很,卻不知孩子心里的苦。這類孩子心里太痛苦了,太難受了!無法和外界社會正常交往,所以回到網(wǎng)絡里面。好多家長討厭網(wǎng)絡、討厭游戲、討厭手機,甚至昨天我出門診時,還有家長當著我的面把孩子手機摔了的。其實這是不合適的,這類家長應該感謝網(wǎng)絡、感謝游戲、感謝手機這些能給孩子帶來快樂的東西,因為如果沒有這些,可能孩子要不就不想活了,要不就有其他的行為問題。”劉主任說。
所以,并不是網(wǎng)絡讓孩子走向死胡同,厭學問題家長要考慮孩子是不是有憂郁癥、精神分裂癥等。
性格孤單脆弱
青少年時期,孩子的性格特點是敏感靈活、尋求自我實現(xiàn)、好奇心強、渴望友誼和交流、自制力相對較弱等。網(wǎng)絡為孩子提供了實現(xiàn)自身需求的最好舞臺。那么,為什么他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敢或不愿意和人接觸呢?
這是孩子在現(xiàn)實生活中缺乏勇氣,內(nèi)心安全感不夠造成的。一般此類孩子都性格敏感、脆弱、多疑、興趣單一。但是,他們不是天生就性格孤單脆弱的,青少年性格特點形成的關鍵期在嬰幼兒時期,所以父母要盡可能多地陪伴在孩子身邊,減少嬰幼兒的分離體驗,讓孩子感到安全并信任他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也要多傾聽、肯定他們,讓孩子有被尊重的感覺。
如果因為各種原因,父母沒把握住孩子的關鍵期,那通過心理治療、藥物幫助等,還是能幫助孩子走出孤獨的,但是需要家長有耐心和信心。
學習壓力大
現(xiàn)在最常見的是父母讓孩子學這個、學那個,把孩子周末放松的時間全占領了,這樣慢慢地孩子就會討厭學習了。
特別是幼兒園、小學階段的孩子,一定要讓他們玩得高興。一定要督促孩子去游戲,去和同學交往。在家里,父母也應該常對孩子說:“學習太辛苦了,咱們玩一會兒吧!”當和爸爸媽媽玩高興了,孩子就有興趣、有能力去學習了。
這是經(jīng)過無數(shù)次實踐證明過的。你想啊,一方面,鍛煉、跑步、看電影本就是娛樂放松的活動,既能陶冶情操,又能舒緩學習上的壓力。另一方面,當我們和孩子的關系好了,當孩子和同學、社會同年齡段的孩子游戲好了、交往好了、關系好了,孩子沒有其他需要費心思的地方了,那么他對學習的興趣就會增加了。
家庭關系不和諧
孩子出現(xiàn)問題,父母就要好好想想是否自己做好了,滿足了孩子現(xiàn)實生活的需要,以及社會正常交往的需要;父母的內(nèi)心世界里是不是能和孩子進行心貼心的交流,是不是對孩子有信任、有尊重、有好奇、有支持、有欣賞等。
比如說,是不是我們父母過去在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對孩子打罵、批評、懲罰太多?劉華清主任說他有個患者,已經(jīng)到高中了,他爸爸還打他,甚至打得口鼻出血。其實,無論打罵的原因是什么,孩子如果得不到父母的承認和肯定的話,便沒有快樂的感覺。這種不良的親子關系,會導致他沉溺在網(wǎng)絡世界里面去尋找安慰,因為他需要一個發(fā)泄渠道,這是很正常的。
由此可見,孩子行為的異常是有各種各樣原因的,父母應該對孩子給予關懷和尊重。相信比起冷冰冰的電腦機器,孩子們肯定還是更愿意參與豐富多彩的活動、和父母親密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