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有朋友問“和自閉者在一起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一本已經(jīng)被翻譯城中文的書,名為《孤獨癥孩子希望你知道的十件事》。這本書的作者Ellen也是一位有自閉癥孩子的媽媽。我想倘若回答“和自閉癥在一起需要注意什么”這個問題不如從一個自閉癥孩子的角度出發(fā)。這本書中提到了十點自閉癥孩子想要我們了解的事情。下面我把這十與大家分享。
1.我首先是一個孩子,一個有自閉癥的孩子
一般的孩子是孩子、特殊的孩子同樣是孩子。“孩子”在先,“自閉癥”在后。不要因為“特殊”而認為自己不能“走入”孩子的世界中。也不要因為“特殊”二字孩子就不再是孩子。自閉癥兒童由于在社交、溝通、和行為方面的特點讓我們覺得捉摸不透,甚至認為自閉癥兒童不喜歡和他人在一起,喜歡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但是孩子就是孩子。孩子渴望被人的關(guān)注、多數(shù)喜歡人們的接觸和擁抱、喜歡得到別人的認可、有時候會吃醋、有時候會犯懶、有時候會不聽話。孩子就是孩子,不要因為孩子的“特殊”而改變了這一點。
2.我的器官感覺是有障礙的
有一些自閉癥者不喜歡太亮的環(huán)境,有些很喜歡被擠壓的感覺,有些對聲音非常敏感。這些情況都是感覺方面的不同所引起的。因此我們應注意自閉癥者在感覺方面的需要,及時給與感覺方面的和解。比如可以調(diào)整室內(nèi)的燈光,出門佩戴帽子,準備一些攜帶方便的按摩器等。但是有時候一些行為方面的問題會被誤認為是感覺方面的問題。例如:曾有一個學生只吃三種東西。媽媽說是孩子嘴部感覺方面的問題。但其實是“逃避行為”得到了強化。在這種不容易分辨的情況下還需要找到專業(yè)人員來更好的幫助自閉癥者。還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每一個自閉癥者都有感覺方面的障礙。
3.區(qū)分不去做和不能做
在做家庭指導的時候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大人要求孩子去做一件事情但是孩子并不去完成。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不是孩子故意不去完成,而是孩子1)聽不懂大人要TA做什么;2)提出的要求孩子無法做到。因此在對孩子說話、尤其是給予指令的時候需要簡明、同時也不要從老遠的地方喊指令。走到孩子面前、低下身子、告訴孩子需要做什么。如果孩子不能完成大人可以和孩子做一次,之后撤掉幫助,再讓孩子獨立完成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