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游泳謹防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的日常預(yù)防措施
近日的高溫天氣讓水上樂園大受市民歡迎,其中游泳成了市民防暑降溫的好方法。專家提醒,在享受清涼的同時要預(yù)防急性外耳道炎.
中耳炎患者飲食上需要什么
很多患者都不會想到不治療鼻中隔偏曲的危害會有多大,他們總以為這類的疾病不會帶來多大的傷害,所以很多人患病都保證僥幸的心理,不治療,總想拖拖自己就好了。但就是這樣的思想造成了治療不及時危害著自身的身體,還有的人甚至因此而染上不治之癥,危及生命。那么,不治療鼻中隔偏曲危害有多大呢?
很多家長無意中發(fā)現(xiàn),孩子耳朵后面有幾個小包包,像花生米一樣大小,摸起來滑溜溜,以為是長什么東西了,然后趕緊帶到來醫(yī)院。這種情況非常常見,幾乎每次門診都可以碰到,以前在急診外科的時候,好幾次遇到晚上急診來看淋巴結(jié)的,原因是家長晚上給孩子洗澡時發(fā)現(xiàn)了這些包包。
近日的高溫天氣讓水上樂園大受市民歡迎,其中游泳成了市民防暑降溫的好方法。專家提醒,在享受清涼的同時要預(yù)防急性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是由細菌感染所致的外耳道皮膚的彌漫性炎癥,任何年齡均可發(fā)病。外耳道炎可使患者感到耳痛,全身不適,體溫或可微升等癥狀,嚴重的外耳道炎可侵犯腦部健康。
耳朵里面癢或者其他不適都會讓人不自覺去掏耳朵,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耳朵稍有不適就隨意去掏耳會引發(fā)很多危害,稍不注意就很容易損害耳道,甚至導致患上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的預(yù)防保健也有七大法寶,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好好利用。醫(yī)生表示,外耳道炎可分為兩類,一類為局限性外耳道炎,又稱外耳道癤;另一類為外耳道皮膚的彌漫性炎癥,又稱彌漫性外耳道炎。
寶寶的耳朵像一對精致的小貝殼,生長在腦袋的兩邊,常年暴露在外面,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導致外耳炎。特別是在炎熱潮濕的夏季,寶寶接觸水的時機增多,患上外耳炎的機會也相應(yīng)增多。
很多人都喜歡在洗澡之后掏耳朵,認為掏得干凈,也很舒服,然而洗澡后掏耳朵,小心患上外耳炎。耳屎,醫(yī)學上叫盯聹,是外耳道耵聹腺的分泌物,對外耳道皮膚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可過多耵聹卻會堵塞外耳道,影響聽力,有時還會刺激外耳道,使耳道發(fā)癢。
夏天來了,隨著氣溫節(jié)節(jié)升高,很多人喜歡到泳池消暑。不少人有個壞習慣,平時有空就喜歡掏耳朵,而下水游泳前后也習慣清理耵聹(耳屎),殊不知,過于頻繁地清理耵聹,容易人為引發(fā)外耳炎。
為了保持外耳道的干凈,不生耵聹,也就是老百姓說的耳蠶,有的人喜歡用手,或者挖耳勺掏耳朵,有的人覺得這樣做不衛(wèi)生,于是更講究些,選擇用棉簽擦耳朵及外耳道。
凡有化膿性中耳炎耳癤腫、嬰兒濕疹者,更應(yīng)格外注意局部的干凈與干燥保持耳及其周圍清潔,并要注意不要亂掏耳朵。
耳朵是一個重要的器官,同時也比較脆弱,需要好好保護。由于耳朵里面的耳屎不斷出現(xiàn),時不時的需要挖一挖,但是,挖耳朵也要特別小心,要選好時機和工具,如果在洗澡時掏耳朵,可能會影響耳部的健康。因為,此時耳朵比較濕,容易受外界的刺激產(chǎn)生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