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挑戰(zhàn)對自閉癥傳統(tǒng)觀念的理論,一提起自閉癥,人們就會想到一個社交困難、對周圍事物理解有問題的孩子。然而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這些為診斷為自閉癥的孩子實際上是機能亢進,具有超高能的大腦,對周圍的刺激十分敏感。
現在,瑞士聯(lián)邦理工學院的研究結果顯示,具有自閉癥的大鼠對生長環(huán)境異常敏感,研究人員指出,它們就像是蘭花,需要一定的特殊條件才能正常生長。他們表示:“這些發(fā)現與自閉癥的世界強化理論(IntenseWorldTheory)相符,這一理論認為自閉癥的大腦會處理和儲存過多的信息。”
2007年,KamilaMarkam、HenryMarkam和TaniaRinaldi提出了自閉癥的世界強化理論,他們認為自閉癥患者的大腦因為高能讓他們的世界變得太過強化以至于難以接受。人們?yōu)榱酥鲃颖苊膺@種強度采取了一系列的策略,因此患上了自閉癥。該理論預測自閉癥的孩子為了自我保護,會撤退到一個自己可以控制的小世界中。
在最新研究中,科學家們找到了支持這一理論的證據。他們指出:“有人提出自閉癥是因為神經發(fā)育早期形成的超連接的神經微型回路,這會導致感官信號處理、記憶形成的放大以及過度情緒化。這些自閉癥大腦的異常特征會讓世界過于強烈,甚至是讓人厭惡。”
研究人員用valporate在大鼠中建立自閉癥模型后,將它們置于3種不同環(huán)境:普通籠子、充滿不可預知事件的籠子和充滿可預知事件的籠子。在后兩個籠子中有滾輪、玩具和可躲藏的地方。在不可知情況下,研究者們會定期清理籠子,更換玩具并重新布置,而在可知情況下,研究者們清理完籠子后還會把里面的東西恢復原樣。
結果發(fā)現服用了valporate的大鼠比對照組的大鼠對周圍的環(huán)境更敏感,而生活在可知環(huán)境中的大鼠并沒有出現像不可知環(huán)境中大鼠一樣焦慮和恐懼的表現。這些結果說明環(huán)境中的變化會惡化自閉癥的癥狀。
研究人員還指出,生活在一成不變的環(huán)境中可以預防自閉癥癥狀的出現,這可能為治療該病提供了可參考的方法。
研究者KamilaMarkam表示,人們應該改變對自閉癥的看法,“人們不應該再將自閉癥視為一種缺陷,這些孩子因為機能亢進而無法承受周圍環(huán)境。如果明白這一點,那么對待他們的方式也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