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網絡信息極為發(fā)達的時代,手機、電腦成為許多人日常生活不能缺少的東西。對于這些“微博控”、“游戲迷”,點擊鍵盤和鼠標是每日必不可少的運動。如果,你們平時出現有手部麻木、動作不靈活甚至無力等癥狀,晚上疼痛癥狀加重,難以睡眠,情況嚴重者可能出現肌肉萎縮。那么,很不幸地,你可能得的就是“腕管綜合征”。
什么是腕管綜合征?我們先搞清楚腕管的概念,在我們手腕掌部正中有個由腕橫韌帶、腕骨和屈肌支持帶等形成的通道,就像一個隧道,除正中神經通過外,還有多條屈腕、屈指的肌腱通過,這個通道就是腕管。而無論是腕管內的內容物增加,還是腕管容積減小,都可導致腕管內壓力增高。從而產生神經壓迫癥狀。
因此當我們腕關節(jié)反復、過度或不恰當的活動時,會使腕管內的內容物出現炎癥水腫時,腕管內空間小了,就會使里面的正中神經受到擠壓,自然就出現了手部麻木、疼痛的反應。
腕管綜合征早期的治療是以保守為主,包括腕部的制動,以及藥物及封閉治療。如保守無效,則需考慮手術治療,主要是對正中神經進行松解。
其實,該疾病的關鍵還是預防,在我們操作手機和電腦時,手腕盡量不要懸空以減少受力,手腕盡可能平放姿勢操作鍵盤,既不彎曲又不下垂;打字時要正對著鍵盤,否則容易引起手腕過度緊繃;移動鼠標時盡量使用臂力,避免使用腕力。使用電子產品最好每小時休息十多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