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高考神藥”——聰明藥
高考臨近,一些所謂“讓孩子一夜變聰明”的“聰明藥”瞬間在微信朋友圈里刷爆。有些家長們聽信謠言,期望孩子高考能超常發(fā)揮,也想買點“神藥”給孩子補補??墒牵缬醒芯勘砻?,這些所謂的“神藥”根本不靠譜。
這類“神藥”一般都是神經抑制類治療性藥物,主要是針對抑郁癥、嗜睡癥和多動癥等特殊疾病,需按醫(yī)囑服用的藥物,帶有一定的興奮劑作用,對增強記憶力、集中注意力的作用不大。
市面上這些所謂的“聰明藥”,大都是指哌甲酯、莫達非尼等中樞精神興奮類藥,只能在醫(yī)院憑醫(yī)師專用處方購買。而且長期服用可能產生依賴性,一旦停藥反而會出現精神萎靡不振、注意力下降等效果。
關于“聰明藥”危害的詳細內容,請點擊下圖觀看:
《千萬警惕“聰明藥”,小心吃了變智障!》
補藥?可能補出毛病
高考期間,部分不良商家開始宣傳其保健品有著各種虛假夸大的功效,諸如“改善大腦營養(yǎng)”、“提高記憶力”、“提高智商”……但是,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曾發(fā)布保健食品消費提示稱,“國家從來未批準過補腦、提高智商等功能的保健食品。國家批準的改善記憶、緩解體力疲勞、增強免疫力等功能的保健食品不適用于補腦、提高智商、緩解腦力疲勞。”
網上還有很多EPA、DHA類保健品,喜歡宣傳其“直接補腦和提高智力”作用,但是科學家的研究表明,它們只在神經系統(tǒng)形成的早期有益于神經組織和神經纖維的發(fā)育,對已經發(fā)育成熟的腦并沒有可驗證的記憶力和智力提升作用。
消費者要合理使用保健食品。有些保健食品原料不太適合考生使用,且產品有規(guī)定的適宜人群和不適宜人群及食用量,消費者在購買時要仔細查看。另外,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藥品,考生如感到身體不適,應及時就醫(yī),不要盲目食用保健食品,以免延誤病情。
還有些人把中藥當成保健品,人參、西洋參、枸杞子、冬蟲夏草、靈芝……花費巨資給孩子買來服用。但是,這些畢竟屬于藥物!不根據個人身體情況盲目使用,不良后果無法預料。
吸氧?沒有癥狀別隨便吸
近年來,常有家長讓孩子吸氧來提高狀態(tài)。但是,神經康復專家提醒我們,不是所有考生都適合吸氧。一般來說,只有那些因備考緊張、勞累而出現頭暈、乏力、失眠、食欲不振、記憶力下降的亞健康狀態(tài)考生,可以嘗試到醫(yī)院吸氧,來緩解腦疲勞。
人體缺氧會出現頭暈眼花,殊不知,吸氧過多也會出現頭暈、甚至是呼吸困難等癥狀。近日,山東濟南考生小張就出現了這樣的癥狀。高考臨近,小張復習更加刻苦,但由于學習壓力過大,小張緊張過度,開始出現煩躁、睡眠不好、頭暈等狀況。
小張的媽媽孫女士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一次偶然的機會,孫女士聽說吸高壓氧可以緩解緊張,于是她就帶著孩子去吸氧。“第一次吸了感覺舒服多了。”小張的回憶說,于是他就像著了迷似的喜歡上了“吸氧”,后來還買了些氧氣袋,在家里吸氧??勺屗麤]想到的是,在連續(xù)吸了幾次后,小張又開始煩躁、頭暈,甚至出現呼吸困難等癥狀。
“后來到醫(yī)院檢查說,孩子這些癥狀是‘氧中毒’。”孫女士說。“吸氧確實可能會舒緩壓力,但長期吸氧可能會適得其反。”據專家解釋,高壓氧治療是有適應癥的,像肺功能障礙和部分心血管功能障礙所致的缺氧可以,但對于健康的高考生來說,完全沒有必要,長時間過度吸氧,還會造成人體內環(huán)境紊亂,甚至出現“氧中毒”,表現出胸骨后有灼熱感、干咳、惡心嘔吐、煩躁不安、呼吸困難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