鼾癥常見的治療誤區(qū)
臨床表現(xiàn)為嚴重打鼾、憋氣、夜間呼吸暫停、夢游、遺尿和白晝嗜睡,還可能伴有心血管和呼吸系統(tǒng)繼發(fā)癥,此外尚有情緒壓抑及健忘等。
很多患者由于對鼾癥認識不足,常常使用了錯誤的治療方法,延誤了治療時機。下面就是患者常見的治療誤區(qū)。
1、藥物可以治療鼾癥
至目前為止,在國際范圍內(nèi)尚且沒有一個公認的藥物可以用來治療鼾癥。市場上有一些用于鼻腔的藥物雖然可以減輕鼾聲,但是副作用很大,不能說是治療鼾癥的好辦法。
2、打鼾聲音越響病情越重
這種說法其實是沒有科學依據(jù)的,鼾癥的嚴重程度不是依鼾聲響度而定,而是以睡眠過程中呼吸紊亂頻度和缺氧程度為依據(jù)的。有的老年患者打鼾聲音并不是很響,但打鼾節(jié)律不均勻并伴有缺氧,需要及時治療。
3、鼾癥是由于喉嚨里長息肉引起的
很多患者都認為自己喉嚨里長了息肉才引起打鼾。把手術后癥狀的復發(fā)誤認為息肉重新又長出來了。事實上是肥厚和松弛的咽腔粘膜在睡眠時發(fā)生振動和塌陷造成呼吸道阻塞引起打呼和憋氣。
4、輕、中度鼾癥治療可治可不治
其實這種觀念是錯誤的,很多人對于輕度、中度的鼾癥并不是很重視。專家認為只有在鼾癥還沒發(fā)展到重度時,才是最好的治療時機。
5、鼾癥是治不好的
很多患者喜歡打聽其他患者的治療情況,聽到療效的自己也想試一試,聽到效果差的就干脆拒絕,甚至片面的認為鼾癥是治不好的。其實,鼾癥是可以治療的,只是主張個性化治療,即依據(jù)不同的嚴重程度、不同的解剖結構和個人情況而采取不同的治療措施,即便是同樣的嚴重程度,適用于別人的治療不一定適用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