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京糖尿病醫(yī)院專家介紹,撥開迷霧詳解"糖尿病性神經病變"。在糖尿病神經病變早期,患者往往沒有明顯的癥狀,必須用專門的儀器檢查方可發(fā)現(xiàn);到病變晚期,患者可出現(xiàn)明顯的臨床癥狀,但是由于許多糖尿病患者對它缺乏了解,往往對神經病變視而不見或誤認為是其他疾病。
例如,由神經病變引起的陽痿被誤認為是"腎虛",由胃神經病變引起的惡心、嘔吐被誤認為是胃炎,由腸神經病變引起的頻繁腹瀉被誤認為是腸炎,現(xiàn)在讓我們來撥開層層迷霧,詳細解讀糖尿病神經病變。
迷霧一:糖尿病神經病變是如何發(fā)生的?
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發(fā)病機制至今尚未完全闡明,一般認為長期高血糖是最基本的病因。它不僅對神經細胞具有直接毒害作用,還會引起外周微血管病變,使神經細胞的營養(yǎng)供應發(fā)生障礙,使神經缺血、缺氧進而逐漸造成神經損害。
糖尿病的神經病變可涉及全身各部位的神經,包括中樞神經、周圍神經、植物神經(也稱自主神經),其中,中樞神經病變相對少見,而周圍神經、植物神經病變非常多見。由于受損的神經類型不同以及病變程度不同,因而臨床表現(xiàn)多種多樣。
一般情況下,血糖控制越差,患糖尿病時間越長,出現(xiàn)神經病變的可能性越大。但是在個別患者,即使血糖控制尚可,也可能出現(xiàn)嚴重的外周神經病變。
迷霧二: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特點
周圍神經系統(tǒng)分為"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感覺神經"使機體能夠感覺到內外環(huán)境的溫度(冷、熱)、疼痛、觸摸、方位的變化刺激,使機體能夠很好適應外部環(huán)境并具有自我保護的能力;"運動神經"負責支配肌肉的收縮與舒張,使機體完成各種隨意動作。
感覺神經病變的臨床表現(xiàn):感覺神經是糖尿病患者中受累最早最多的神經。大多起病隱匿,早期患者可無明顯癥狀,只是在做肌電圖檢查時發(fā)現(xiàn)異常(如發(fā)放神經沖動的潛伏期延長、神經傳導速度減慢等)。
隨著病情的進展,患者逐漸出現(xiàn):①感覺異常:如肢端麻木感、蟻行感、針刺感、灼熱感等等;
?、诟杏X減退:似戴手套、襪套樣感覺,嚴重者感覺喪失,對冷、熱、痛的刺激毫無知覺,即使受傷也渾然不知,由于患者缺乏下意識的自我保護反應,因而很容易受傷;
③感覺過敏:對冷、熱、觸摸極為敏感;
?、芴弁矗河械幕颊弑憩F(xiàn)為自發(fā)性疼痛(靜息痛),似刀割火燎,夜間疼痛尤甚,讓人徹夜難眠,痛不欲生。上述癥狀主要發(fā)生在四肢,但下肢更多見且癥狀更明顯,病變部位通常雙側對稱,最初局限于手指或腳趾,以后逐漸向上發(fā)展,癥狀有晝輕夜重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