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癥腎病別名:尿酸腎病
(一)治療
1.一般治療 調節(jié)飲食,限制高嘌呤飲食,控制熱量攝入,避免過胖是防止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已有高尿酸血癥者,維持足夠的尿量和堿化尿液,有利于尿酸排出。
2.排尿酸藥物 用藥物治療降低血清尿酸鹽濃度的指征是:高尿酸血癥的病因不能被去除;去除后未能糾正高尿酸血癥至7.0mg/dl(420μmmol/L)以下;患者有2~3次痛風發(fā)作或有痛風石且腎功能好的患者,可長期持續(xù)服用依他尼酸(利尿酸)藥物,如丙磺舒(羧苯磺胺)和苯溴馬隆(痛風利仙,苯溴酮)等。從小劑量開始逐步增加劑量。并注意保持較多尿量和應用碳酸氫鈉(1g,3~4次/d)堿化尿液,可以減少前述危險,尤其在治療的頭3周。常用促尿酸排泄藥為磺吡酮(磺酰吡唑酮),起始劑量應為50~100mg,2次/d,逐步增加到200~400mg,2次/d。隨腎功能減退,促尿酸排泄藥療效減低,當肌酐清除率低于50~60ml/min時療效甚微。
3.抑制尿酸生成藥物 主要是別 嘌醇,抑制黃嘌呤氧化酶,從而減少黃嘌呤和尿酸合成。由于別 嘌醇具有預防尿酸和草酸鈣腎結石的作用,已確立痛風診斷的患者,尤其是那些已有尿酸結石的患者,應用該藥治療。在有腎疾病的患者,這一預防措施尤其有效,這些患者對促尿酸排泄藥反應差。繼發(fā)痛風和骨髓增生疾病也是別 嘌醇治療的指征。尿酸合成抑制劑(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劑量應隨GFR降低而減少,別 嘌醇對不同個體的有效劑量范圍從100mg/d到300mg/d,對GFR為30ml/min者合適劑量為100mg,對GFR為60ml/min者合適劑量為200mg,對GFR正常者合適劑量為300mg。由于硫唑嘌呤和巰基乙醇的失活依靠黃嘌呤氧化酶,別 嘌醇對這種氧化酶的抑制可增加前述兩藥物的毒性。
4.痛風性關節(jié)炎發(fā)作可選用秋水仙堿。秋水仙堿對控制關節(jié)炎疼痛效果最好,劑量為1mg,2次/d。在總量達到4~8mg時,減為0.5mg/d。
5.惡性腫瘤和白血病放療和化療時,應充分水化、堿化尿液或使用別 嘌醇預防。惡性腫瘤患者接受化療或放療前應用別 嘌醇可預防高尿酸血癥,防止尿酸腎病的發(fā)生。
(二)預后
最近痛風患者需長期使用降低高尿酸血癥的藥物治療的觀點受到疑問,但是在臨床上,間斷上述藥物治療后6個月內常有痛風急性發(fā)作,3年內則有痛風石出現。因此目前多數仍認為,降低高尿酸血癥的藥物應終身服用。部分患者在正確配合使用合理的藥物治療的情況下,高尿酸血癥仍持續(xù)存在,這種現象部分是由于繼續(xù)存在著其他促進高尿酸血癥的因素,尤其是酒類攝入、利尿治療和肥胖。對利尿藥的依賴多數可被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糾正。
最困難的臨床問題是伴有腎臟病的痛風患者對別 嘌醇過敏,并且這種過敏性不能被糾正。此種情況下腎臟病嚴重程度往往是輕度到中度,且在多數情況下與別 嘌醇過敏反應的發(fā)生有關。對這種病例,應使用大劑量強效促尿酸排泄藥治療,如使用磺酰吡唑酮。如果血清尿酸鹽濃度無法被降低,則應將治療的重點放在對癥治療。本病經終身服用降低高尿酸血癥的藥物和對癥治療一般預后較好。
高尿酸血癥腎病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高尿酸血癥腎病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高尿酸血癥腎病找醫(yī)生
更多 >高尿酸血癥腎病找醫(yī)院
更多 >- 醫(yī)院地區(qū)等級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越秀區(qū) 三級甲等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青浦分院 青浦區(qū) 三級甲等
-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宣武醫(yī)院 西城區(qū) 三級甲等
- 上海市靜安區(qū)中心醫(yī)院 上海市 二級甲等
-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廣州市 三級甲等
- 南方醫(yī)科大學珠江醫(yī)院 廣州市 三級特甲
-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分院 虹口區(qū) 二級甲等
-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yī)院 朝陽區(qū) 三級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