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的轉移方式有哪些?
摘要:癌細胞可以產(chǎn)生一種特殊的酶,這種酶可以溶解及破壞周圍組織,例如淋巴管和小血管,為癌細胞的“移民”掃清了周圍的屏障
雖然目前對癌癥為什么會發(fā)生轉移的機制尚未完全清楚,但經(jīng)過大量研究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許多導致癌癥轉移的“內(nèi)幕”。
癌細胞可以產(chǎn)生一種特殊的酶,這種酶可以溶解及破壞周圍組織,例如淋巴管和小
血管,為癌細胞的“移民”掃清了周圍的屏障;
癌細胞表面的化學組成和結構有其特殊性,使癌細胞間的粘著力很低,連接松散,癌細胞之間容易彼此脫落。
以上兩點為癌細胞由原發(fā)部位轉移到其它部位奠定了基礎。此外,還發(fā)現(xiàn)癌細胞具有處于高凝狀態(tài)的特性,經(jīng)血液或淋巴液轉移的癌細胞容易附著在“移居地”,并在該部位繼續(xù)生長。
一般來說,癌細胞分化差、惡性程度高的癌發(fā)生轉移早,轉移范圍廣。
在介紹癌癥的轉移方式之前,先說明一下什么是擴散。
許多人往往把“擴散、轉移”當成一回事,實際上兩者有區(qū)別。
擴散一般是指癌細胞在周圍組織的局部性浸潤性蔓延。表面看起來,只是在局部有個腫塊,體積并不大,實際上
癌細胞擴散侵犯的范圍卻超出人們?nèi)庋勰芸吹交蛴檬帜苊降哪[瘤邊界。它的生長就像樹根生長一樣,界限不明顯。因此,擴散往往指局部性的生長。
至于轉移,一般指距離比較遠的“播種性生長”。
癌癥轉移有以下3條途徑,即淋巴轉移、血行轉移和種值性轉移。
1、淋巴轉移:淋巴管像血管一樣遍布全身各處,只是一般肉眼看不見,手摸不著。
癌細胞侵入淋巴管后,隨淋巴液流到附近的淋巴結。淋巴結像關卡一樣,阻止了癌細胞進一步流動,而癌細胞也就在此安營扎寨,生長繁殖。癌細胞侵犯的淋巴結體積比正常的大而硬。
癌細胞在淋巴結中生長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沖破關卡繼續(xù)隨淋巴液流到其它部位。
根據(jù)淋巴轉移的特點,醫(yī)生對乳腺癌患者都要用手觸摸同側的腋窩淋巴結;肺癌需要觸摸右側鎖骨上窩淋巴結,而鼻咽癌患者則要觸摸頸部淋巴結,體格檢查是一個初步的篩查。
隨著科學檢測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輔助檢查可以幫助醫(yī)生確定是否有淋巴轉移,以便于更加準確的進行癌癥分級及制定治療方案。
2、血行轉移:癌細胞在局部突破了小血管屏障后,就可以隨血流到達全身許多重要器官,而且速度快、范圍廣。
如果癌細胞流入肺部就稱為肺轉移;如果進入
肝臟的門靜脈就會出現(xiàn)肝轉移,
胃癌、結腸癌轉移到肝臟就是通過這條途徑。
3、種植性轉移:指胸腔和腹腔內(nèi)器官的癌侵犯漿膜后,脫落的癌細胞可粘附于它所在的漿膜面上,形成種植性癌結節(jié)。
在這種轉移方式中,癌細胞好比種子,它附著的地方好比土壤,所以叫種植性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