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軍醫(yī)大學西京醫(yī)院姬秋和教授專訪
血清胰島素曲線下面積的差異提示應用兩種不同藥物后,胰島素分泌總量不同。從作用機制上講,阿卡波糖能延緩葡萄糖吸收,減少對胰島素分泌的刺激作用,從而起到胰島素節(jié)約效應。另一方面也提示我們需進一步探討腸道激素改變對胰島素分泌及分泌時相的影響。但無論如何,MARCH研究顯示應用阿卡波糖后能減少胰島素分泌總量,提示該類藥物可能在胰島素節(jié)約效應方面有優(yōu)勢。
MARCH研究中阿卡波糖的重要發(fā)現及對后續(xù)研究的啟示
MARCH研究開展的初衷旨在觀察亞洲人群尤其中國人群中阿卡波糖的降糖作用。與二甲雙胍頭對頭比較發(fā)現,阿卡波糖降糖作用具有非劣效性,提示其降糖療效較好。我們知道二甲雙胍是不增加或降低體重的降糖藥物,該研究結果則顯示,阿卡波糖減重療效不劣于甚至略優(yōu)于二甲雙胍。
阿卡波糖與二甲雙胍的頭對頭對比結果,為我們將來臨床用藥帶來重要啟示,未來我們需進行更深入研究確定“如果能更具經濟學效益,價格能與二甲雙胍相對等,阿卡波糖能否成為一線降糖藥物”。
阿卡波糖應用的主要患者群體
2007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有關阿卡波糖應用相關內容起草時,曾提出“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要食物來源的餐后血糖增高患者均是應用阿卡波糖適宜人群”的觀點。西方人群飲食以肉類為主,從作用機制上講可能不太適合應用阿卡波糖。MARCH研究結果可能極大推動阿卡波糖在中國2型糖尿病治療中的臨床應用,這也意味著原來提出的“二甲雙胍作為一線治療”有可能面臨阿卡波糖的挑戰(zhàn)。實際上,目前臨床實踐中對很多早期確診的單純餐后血糖增高患者,已有醫(yī)生在治療時推薦生活方式改善基礎上,為患者處方阿卡波糖治療。個人認為,早期應用阿卡波糖可能為患者帶來更多體重及胰島素分泌的獲益。阿卡波糖心血管獲益的ACE研究仍在進行中,未來將為我們揭示阿卡波糖是否具有明確心血管獲益。如能獲得陽性結果,加上若有“價格與二甲雙胍相對等的良好經濟學效益”,無疑將為阿卡波糖成為一線降糖藥物提供有力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