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牙齒如何養(yǎng)? 一個動作找回牙強健
摘要:晨起叩天鐘,牙齒強健身體好。所謂“叩天鐘”,也就是叩齒,是古代盛行的一種養(yǎng)生術。叩齒就是空口咬牙,是一種較常見的牙齒保健方法
“百物養(yǎng)生,莫先口齒”。自古以來,養(yǎng)生就非常注意保護牙齒。尤其是我們的父母長輩,齒健則身健,身健則長壽。事關父母長輩的牙齒保健,小編和大家一樣,已經迫不及待要知道答案了。
唐代
名醫(yī)孫思邈主張“清晨叩齒三百下”。宋朝大詩人蘇東坡就有叩齒健身的習慣,他曾說:“一過半夜,披上上衣面朝東南,盤腿而坐,叩齒三十六下,當會神清氣爽。”乾隆皇帝是清朝在位最久、壽命最長的皇帝,他的長壽秘訣之一也為“齒宜常叩”……
晨起叩天鐘,牙齒強健身體好。所謂“叩天鐘”,也就是叩齒,是古代盛行的一種養(yǎng)生術。叩齒就是空口咬牙,是一種較常見的牙齒保健方法,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這樣可增加牙齒的自潔作用,發(fā)揮咀嚼運動所形成的刺激,增強牙體本身的抵抗力。民諺“朝暮叩齒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說的就是“叩天鐘”。
早晨醒來后,先不說活,摒棄雜念,全身放松,口唇徽閉,心神合一,閉目,然后使上下牙齒有節(jié)奏的互相叩擊,鏗鏘有聲,次數(shù)不限。剛開始鍛煉時,可輕叩20次左右,隨著鍛煉的不斷進展,可逐漸增加叩齒的次數(shù)和力度。
準備動作
1、對齊
所謂的叩齒,說白了就是空口咬牙。先把下頜骨往前移動,讓上下門牙能夠咬合住,之后稍微用力叩擊即可。然后大家記得再把下頜骨收回,讓上下臼齒咬合住,再進行上下叩擊就可以了。這項運動次數(shù),時間不限,隨時隨地都可以做。
2、輕叩
叩齒的力量也不求一律,可根據(jù)牙齒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一般情況下可以分為輕叩、重口叩、輕重交替叩。其中,輕叩適合已經患有牙齒疾病的患者;而牙齒健康的人,則可以采取重叩或輕重交替叩的方式。
3、咽津
叩齒完了后,一般會有一些口水囤積在口腔,
中醫(yī)建議吞下去。咽津前,如果口中唾液分泌過多,影響其他動作進行,可將唾液部分咽下,不可吐掉。
叩齒的好處
我們從上文了解到叩齒的方法,那么叩齒有哪些好處呢?長輩一般都比較信任中醫(yī)。中醫(yī)認為:腎生骨髓,腎氣實則齒更發(fā)長。經常叩齒,能使經絡暢通、強腎固精。具體如何,且看下方。
堅固牙齒
經常叩齒,能夠讓牙床以及牙周組織保持健康,從而增加了牙齒的抗病能力,那么牙齒自然就會變得堅固又潔白。
促進消化
在叩齒的過程中,會促進口腔里面唾液的分泌,而唾液不僅能夠滋養(yǎng)
五臟六腑,而且還能促進消化。
減皺抗衰老
在叩齒的過程中,會帶動面部肌膚一起活動,從而能夠促進面部血液循環(huán),使皺紋減少,起到延緩衰老的作用。長時間堅持,能夠讓肌膚變得緊致、紅潤、有光澤。
強骨
齒與骨同出一源,為腎精所養(yǎng)。叩齒能健腎,充盈腎精,自然會惠及骨骼,持之以恒,必然能達到健骨的作用。
能補腎
中醫(yī)養(yǎng)生叩齒健腎的機理有二:一是齒者,腎之標,由腎中精氣所充養(yǎng),腎中精氣充沛,則牙齒堅固而不易脫落;叩齒能健齒、充腎精,故可健腎。二是腎在液為唾,叩齒催生唾液,咽而不吐,有滋養(yǎng)腎中精氣的作用,故可健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