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頜竇惡性腫瘤
上頜竇惡性腫瘤早期因無何癥狀和體征而難以確診,至晚期待各種癥狀明顯時,診斷多無困難。近年來由于高分辨率的CT及MRI影象檢查逐漸普及和多視角的鼻竇鏡臨床應用,對早期發(fā)現(xiàn)鼻竇腫瘤已成為可能。凡中鼻道發(fā)現(xiàn)腫物和景象提供竇內占位病變,都應盡早取活組織進行病理檢查。為了正確認識上頜竇惡性腫瘤的生物學特征,以便于定位診斷、選擇術式及估計預后,現(xiàn)介紹幾種上頜竇癌定位方法及分級。
1.Ohngren法 自內眥和下頜角之間作假想斜面,再于瞳孔處作假想垂直面,將上頜竇分為4個象限。前內象限生長的腫瘤易侵入篩竇,而產生鼻部癥狀和內眥部腫脹。后外象限腫瘤晚期易破壞后壁,侵入翼上頜窩和翼腭窩,也可進一步破壞翼腭窩頂,或進入顳下窩而累及顱中窩,病人可出現(xiàn)張口困難、顳部隆起、頭痛和耳痛等癥狀。位于下部者,最早可出現(xiàn)牙部癥狀,如牙齦腫脹、牙齒松動脫落等。
2.Sebileau法 自鼻中甲下緣作一假想水平面,將上頜竇分成上下兩部分。上部分腫瘤易侵入篩竇或眼眶,引起鼻部和眼部癥狀。也可進一步侵犯顱底。發(fā)生于下部者預后較發(fā)生于上部者為好。
3.Lederman法 自眶底和上頜竇底作二橫線,另從兩側眶內壁經鼻腔底作兩垂直線,即將上頜部劃分為上、中、下部。垂直線為篩竇、鼻腔與上面頜竇的分界線。鼻中隔自然分隔兩側的篩竇及鼻腔。此分法主要優(yōu)點是基本概括了全上頜部。上、中、下三部包括的解剖結構如下:
(1)上區(qū) 篩竇、額竇、蝶竇(未侵及鼻咽部)、鼻腔嗅區(qū)(即中鼻甲以上部分)。
(2)中區(qū) 外側為上頜竇,內側鼻竇的呼吸部,鼻前庭及鼻腔外側壁(包括下鼻甲)。
(3)下區(qū) 上頜竇底,鼻前庭,腫瘤同時侵犯上頜竇及硬腭,鼻腔底及硬腭,牙源性腫瘤。
上頜竇惡性腫瘤的TNM分期如下:
Ⅰ期 T1N0M0;
Ⅱ期 T2N0M0;
Ⅲ期 T1、2N1M0;T3N0M0已有淋巴結轉移,或可疑淋巴結轉移。
Ⅳ期 T4N0M0,T4N1M0,T1、2、3N2M0、1。淋巴結轉移固定,或有遠處器官轉移。坂井等(1976)對上頜竇癌作如下分期:
Ⅰ期 T1~2N0M0。
Ⅱ期 T3N0M0。
Ⅲ期 T4N0M0;T1~4N1M0。
Ⅳ期 T1~4N2~3M0;T1~4N0~2M1。
上頜竇惡性腫瘤的定位與分級,是醫(yī)生對本病進行全身與局部動態(tài)觀察之后,就診斷、治療及判斷預后等,而制訂出來的標準,可用以規(guī)范醫(yī)生的診斷和治療行為。
根據國內外文獻報道,上頜竇惡性腫瘤主要是鱗癌,約占80%;其次有未分化癌、腺癌、粘液上皮癌、圓柱細胞癌、淋巴上皮癌、乳頭狀癌、惡性黑色素瘤、惡性漿細胞瘤及軟骨或骨肉瘤等。
【臨床表現(xiàn)】
上頜竇惡性腫瘤因其腔隙較大,原發(fā)部位不同,故早期可無癥狀,多于檢查中發(fā)現(xiàn)。待腫瘤逐漸長大,影響周圍組織結構和功能時,可產生相應的癥狀和體征。如向鼻腔發(fā)展,則有鼻塞,流粘膿鼻涕帶血和有臭味。鼻腔檢查,可見鼻腔外側壁內移至鼻腔狹窄。有時中鼻道或鼻腔有腫物,這是活檢明確病理診斷的有利時機。腫瘤侵及鼻淚管,可出現(xiàn)淚溢現(xiàn)象。累及上頜竇前壁,則有面頰腫脹、畸形和面麻疼痛。腫瘤向底部浸潤,患者常出現(xiàn)牙痛、牙齦腫脹、牙齒松動脫落及硬腭呈半圓形隆起等,此時易誤診為牙病,經拔牙治療后其癥狀反而加重。腫瘤亦可向上頜竇后壁發(fā)展,侵及翼腭窩,引起張口困難。若腫瘤破壞眶下壁或進入眶內,可出現(xiàn)眼球移位及視力障礙等。腫瘤晚期可經篩竇、眼眶侵入顱前竇,可經翼上頜窩、翼腭窩,進而破壞翼腭窩頂,或累及顳下窩,進入顱中窩。凡臨床內眥部出現(xiàn)包塊、張口困難、頸部隆起、頑固性頭痛、耳痛等癥狀,均提示有顱底或顱內轉移可能。上頜竇惡性腫瘤,約1/2有淋巴結轉移。
與其他鼻竇腫瘤相鑒別。
上頜竇惡性腫瘤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上頜竇惡性腫瘤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上頜竇惡性腫瘤找醫(yī)生
更多 >上頜竇惡性腫瘤找醫(yī)院
更多 >- 醫(yī)院地區(qū)等級
-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越秀區(qū) 三級甲等
- 上海市同濟醫(yī)院 普陀區(qū) 三級甲等
- 廣州醫(yī)學院第三附屬醫(yī)院 荔灣區(qū) 三級甲等
- 溫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鹿城區(qū) 三級甲等
- 解放軍第476醫(yī)院 福州市 三級甲等
- 武漢同濟醫(yī)院 江岸區(qū) 三級甲等
- 寧鄉(xiāng)縣人民醫(yī)院 寧鄉(xiāng)縣 二級甲等
- 湖南省腫瘤醫(yī)院 岳麓區(qū) 三級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