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哮喘吃藥不見效?每天早晚按按這里!
中府穴為肺臟之氣聚積之處,位近肺臟,內通于肺氣,故有止咳平喘、清瀉肺熱、宣肺平喘之效。又因中府穴與足太陰脾經(jīng)交會,故還有補氣健脾的功效。
民間治哮喘的小偏方取白皮大蘿卜1個,蜂蜜100克。白皮大蘿卜挖空中心,放入蜂蜜,放入大碗內,加清水蒸煮20分鐘,熟透即可食用。
蘿卜1000克,半夏、茯苓、陳皮、白術各10克,白糖適量。蘿卜、洗凈,刮細絲,與四藥同人鍋中,加水煎煮半小時,濾出湯汁,另置小火煎熬至較稠時入白糖,待成膏狀停火置冷,每次1--2匙,日3次沸水沖服。
中府穴為肺臟之氣聚積之處,位近肺臟,內通于肺氣,故有止咳平喘、清瀉肺熱、宣肺平喘之效。又因中府穴與足太陰脾經(jīng)交會,故還有補氣健脾的功效。
支氣管哮喘,簡稱哮喘,是由多種細胞(如嗜酸性粒細胞、肥大細胞、T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氣道上皮細胞等)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
近20年間,我國兒童哮喘上升了200%,城市兒童哮喘患病率達到了3.02%,而上海則高達7.57%,增幅高于發(fā)達國家同期水平,與亞太其它國家和地區(qū)相比,我國兒童哮喘的控制水平也偏低。
10~20歲無發(fā)作,20歲后又有1次大發(fā)作,發(fā)作時大汗淋漓、全身發(fā)紺、端坐不能平臥,肺部可聞及哮鳴音,靜脈推注「氨茶堿、地塞米松」可完全緩解。
為什么一個人活了60年沒有發(fā)生哮喘,而到了晚年才發(fā)生哮喘呢?這與老年性哮喘有其自己的原因和特點有關,其發(fā)生機制可能與以下原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