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哮喘的治療?食物藥物
摘要:反復呼吸道感染(細菌、病毒、支原體)易損傷呼吸道粘膜,引起人體免疫機能的改變(IgE增高)造成呼吸道過敏反應,尤其是病毒和支原體關系很大。
發(fā)病因素
1.過敏源
環(huán)境過敏源
花粉、真菌(孢子)、柳絮、棉絮、塵螨、動物毛發(fā)皮屑排泄物等。
食物藥物
不僅造成腹瀉等過敏性胃腸反應,也會造成呼吸道過敏反應及全身皮疹等其他全身性過敏反應。
2.呼吸道感染源(病原體)
反復呼吸道感染(細菌、病毒、支原體)易損傷呼吸道粘膜,引起人體免疫機能的改變(IgE增高)造成呼吸道過敏反應,尤其是病毒和支原體關系很大。
研究表明:呼吸道病毒感染是誘發(fā)兒童反復喘息的重要病因。故反復呼吸道感染可能與過敏性
哮喘合并出現。
因此感染性呼吸道疾病需要及時正規(guī)治療,以免拖延病程造成哮喘。
3.吸煙(包括二手煙)
煙草在燃燒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化學氣體,刺激孩子的呼吸道粘膜,而引起
咳嗽、咳
痰、喘息等呼吸道癥狀,進而誘發(fā)哮喘發(fā)作。
4.其他
運動過度引起呼吸道通氣過度;情緒激動;冷空氣;鼻炎、鼻竇炎、鼻息肉;胃食管反流等。
治療:
哮喘和過敏性鼻炎哮喘綜合癥在治療方面的最關鍵差異是,目前哮喘僅僅是通過控制氣道炎癥來治療哮喘,所以難以治愈。而診斷為過敏性鼻炎哮喘綜合癥后,認識到這個病是全身性疾病,應該通過免疫治療、脫敏治療改善過敏性體質,并通過積極治療過敏性鼻炎來預防哮喘,是治療水平和藥物大大減少,并使哮喘防患于未然或將哮喘消除在萌芽之中。
幾項研究已經證實,當過敏性鼻炎的炎癥局限于上呼吸道時就應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可以防止其炎癥向下呼吸道蔓延來預防哮喘。關于這些治療措施的研究包括特異性免疫治療、
鼻腔吸入色甘酸鈉、鼻腔吸入糖皮質激素、口服各種抗過敏藥物和免疫調節(jié)劑等。如果措施得當、積極治療,絕大多數過敏性鼻炎患者可以避免發(fā)展成哮喘。尤其對于患有過敏性鼻炎的兒童,在其免疫系統(tǒng)尚未
發(fā)育完善之前,及時治療并配合預防措施,完全可以在青春期之前控制病情進一步發(fā)展,避免發(fā)生哮喘。對于已證實伴有氣道反應性增高的過敏性鼻炎患者,預防性治療需長期化、系統(tǒng)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