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及小兒陰道肉瘤
(一)治療
近30年來,陰道胚胎性橫紋肌肉瘤的治療有了很大改革,從而使療效大大提高。在20世紀70年代初,多數(shù)學者認為高度惡性葡萄狀肉瘤(胚胎性橫紋肌肉瘤)最好的治療方法是迅速、及時地根治性切除。術前必須經組織學確診,術后3~4周輔助放療或化療。
1.手術治療 應強調初次手術的準確性及徹底性,盡可能避免或減少復發(fā)。手術范圍根據病情決定如下:
(1)子宮陰道聯(lián)合切除:適用于病變局限于陰道、宮頸者。
(2)子宮陰道聯(lián)合切除及膀胱切除:適用于病變以及膀胱后壁或膀胱。
(3)子宮、陰道、膀胱切除及盆腔淋巴清掃:適用于病變已侵及一側或兩側腹股溝淋巴結者。
(4)全盆腔內臟切除:適用于病變已轉移至整個盆腔者。在盆腔內臟切除術的同時,行雙側輸尿管乙狀結腸吻合術(ureterosigmoidostomy)或回腸造口術(ileostomy)。
除全盆腔內臟切除外,一般根治性手術均保留一側或兩側卵巢,復發(fā)病例再次手術時則不宜保留卵巢。
這種廣泛性手術雖取得了一定療效,但手術并發(fā)癥及手術死亡率均高。此后,美國橫紋肌肉瘤研究協(xié)作組(Intergroup Rhabdomyosarcoma Study Group,IRSG)對該病作了一系列研究:
Ⅰ期研究(1972~1978):自1975年后不再立即行子宮及陰道切除術,而是先作化療或化療加放療后再行子宮及陰道切除。
Ⅱ期研究(1978~1984):發(fā)現(xiàn)多柔比星(阿霉素)化療的療效顯著。
Ⅲ期研究(1984~1988):認為多柔比星(阿霉素)和順鉑聯(lián)合化療不但可使患者的生存率提高,且可減少手術并保留生育功能,其生存率可達83.3%(20/24)。因此,建議對兒童的陰道橫紋肌肉瘤可先行化療,再根據情況行保守性手術,必要時再考慮放療。
Ⅳ期研究(1991~1997):得出的結論是,化療方案VAC(長春新堿、放線菌素-D、環(huán)磷酰胺)、VAI(長春新堿、放線菌素-D、異磷酰胺)、VAE[長春新堿、異磷酰胺、依托泊苷(足葉乙甙)]對局部或區(qū)域性橫紋肌肉瘤有同等效果,尤其對胚胎性肉瘤更為有效。
2.化學治療 以VAC化療方案為例
對于復發(fā)性或難治性兒童橫紋肌肉瘤,還可用環(huán)磷酰胺250mg/(m2 d)和拓撲替康0.75mg/(m2 d)各靜脈滴注30min,5天為一療程(Saylors,2001)。
3.放射治療 放療的指征:子宮陰道聯(lián)合切除術后,加強根治性治療;首次切除的標本邊緣組織可見腫瘤細胞;病變已至晚期,不能耐受手術或復發(fā)病例無法根治性切除者。以上病例均可行姑息性放射治療,放療劑量依年齡、病變部位及范圍而定。
(二)預后
早期診斷是改善預后的重要因素。陰道葡萄狀肉瘤過去的預后極差,自Scheckman等推薦盆腔根治性手術后預后明顯改善,有些患者根治術后輔以放療或化療可長期存活,5年生存率在10%~30%之間。Davos報道5年生存率為23%。Hilgers報道通過盆腔內臟切除、局部淋巴結清掃、部分或全部陰道切除后,5年生存率可達50%。目前隨著新的化療藥物的出現(xiàn),生存率已升至83.3%~90.7%。胚胎性橫紋肌肉瘤的惡性度很高,如不及早診治,一般3~6個月即死亡。
子宮陰道聯(lián)合切除術后,復發(fā)病灶常出現(xiàn)于陰道及尿道、膀胱、盆腔結締組織等處,也有在陰蒂復發(fā)者。盆腔內臟切除術后,在盆腔結締組織、腹股溝淋巴結、卵巢及肺等處均可能復發(fā)。復發(fā)腫瘤的手術方法尚無一致意見。多以首次手術遺留的組織多少及復發(fā)部位而定。
青少年及小兒陰道肉瘤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青少年及小兒陰道肉瘤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青少年及小兒陰道肉瘤找醫(yī)生
更多 >青少年及小兒陰道肉瘤找醫(yī)院
更多 >- 醫(yī)院地區(qū)等級
-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潞河醫(yī)院 通州區(qū) 二級
- 余姚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余姚市 二級甲等
- 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 西城區(qū) 三級甲等
- 福建省立醫(yī)院 福州市 三級甲等
- 江西省兒童醫(yī)院 東湖區(qū) 三級甲等
- 杭州市蕭山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 蕭山區(qū) 三級乙等
- 南京市江寧區(qū)婦幼保健所 江寧區(qū) 三級甲等
- 濰坊市人民醫(yī)院 奎文區(qū) 三級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