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液是指汗、涕、淚、涎、唾五種體液。《素問·宣明五氣篇》說:“五臟化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謂五液。”在臨床上,若五臟的分泌異常,則可反映所屬臟腑的病變。
汗:為心之液
它的排泄在生理上會受到心神的控制,比如,感覺冷時,毛竅閉合而無汗;天熱、運動或衣被過厚感覺熱時,則毛竅大開而多汗。
汗的異常主要有自汗、盜汗兩種。心陽不足、心氣虛,不能“守住”心液,則見自汗,此時應補氣補陽。陽虛患者大多形寒怕冷,易外感風寒,所以室內(nèi)溫度宜偏暖,且要溫補調理。氣虛患者宜注意休息,建議可以用大棗5枚、黑豆30克、黃芪60克、煎湯150毫升,一日兩次口服,同時注意起居有常。
心陰血不足者容易出現(xiàn)盜汗,這類人飲食要以清補為主,忌食辛辣,如羊肉、辣椒、姜蔥等。盜汗患者體質多熱而偏燥,故室溫宜偏低且濕。
涕:為肺之液
肺開竅于鼻,肺之津液充盈,出于鼻竅則為涕。鼻涕可滋潤鼻竅,使其保持暢通,保證呼吸和嗅覺功能的正常。
肺的病變可從鼻涕的異常表現(xiàn)看出來。如肺陰虛者可表現(xiàn)為鼻干無涕,建議將室內(nèi)溫度調低些,并保持一定濕度。用銀耳50克、百合30克、沙參30克、蜂蜜一勺,溫火燉半小時,煎湯150毫升,一日兩次口服。忌辛辣、油炸食品。
因風寒導致肺氣失宣者,多表現(xiàn)為鼻流清涕。這類人所處室內(nèi)應保持空氣新鮮,但要避免風寒再襲。中藥宜熱服,服藥后靜臥,蓋被或喝熱粥助汗以驅寒。
流黃濁鼻涕的人應清肺泄熱。中藥宜涼服或微溫服,并多吃清補膳食,注意保證鼻子的通暢。
淚:為肝之液
肝開竅于目,肝血及肝之津液充盈,溢于目竅則為淚。淚可滋潤眼目,若肝有病變,就會從淚的異常表現(xiàn)出來。
淚少而眼干,為肝陰血不足,應滋肝養(yǎng)血。忌惱怒,宜清補。迎風流淚、兩眼發(fā)癢,為肝經(jīng)受風邪,應少用眼,保持清潔,也可用野菊花、桑葉煎水熏洗。淚熱發(fā)黏、兩眼畏光作痛,為肝經(jīng)有熱,可用棉簽沾水、擦拭淚囊處,一天數(shù)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并保持大便通暢,使熱邪有下瀉之路。老年人氣血虛弱、肝腎陰虛,常會流淚不止。建議滋補肝腎,補氣養(yǎng)血,加強營養(yǎng),節(jié)制房事。
唾:為腎之液
腎氣旺盛,腎之陰精上充于口為唾,有濕潤口腔和溶解食物的作用。
唾液的異常變化可反映腎的病變。口苦口干少津,腰膝無力為肝腎陰虛,可用枸杞子、沙參煎湯服用。同時,調節(jié)情志,注意休息,忌辛辣刺激食物,忌煙酒。多唾或唾液清冷多應溫陽利水。建議慎起居、防外感,保持皮膚清潔,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涎:為脾之液
脾開竅于口,脾之陰精上布于口,則為涎,主要用來溶解食物,助消化。
脾胃虛弱者可表現(xiàn)為口淡乏味,惡心且口水多,應溫中健脾。忌寒涼、多熱食,給胃脘部熱敷,也可服姜湯或糯米粥加紅棗數(shù)枚食用。胃火盛可表現(xiàn)為口干涎少,這類人忌食辛辣刺激之品,要多吃水果、新鮮蔬菜、清涼飲料等,也可用麥冬、沙參煎水服。
治療腹瀉引起的輕中度脫水,補充體液,補充水、鈉、鉀和氯。
健客價: ¥43提升免疫力,促進身體健康。
健客價: ¥360提升免疫力,促進身體健康。
健客價: ¥458千白氫醌乳膏:黃褐斑、雀斑、炎癥及手術后色素沉著斑的治療。 復方木尼孜其顆粒:調節(jié)體液及氣質,為四種體液的成熟劑。
健客價: ¥793清熱解毒。用于外感溫邪,臟腑實熱引起的內(nèi)熱高燒,咽喉腫痛, 咳嗽痰盛,大便干燥。
健客價: ¥18清熱解毒。用于外感溫邪,臟腑實熱引起的內(nèi)熱高燒,咽喉腫痛,咳嗽痰盛,大便干燥。
健客價: ¥20清血敗毒,消腫止痛。用于臟腑毒熱,血液不清引起的梅毒,血淋,白濁,尿道刺痛,大便秘結,疥瘡,癰疽瘡瘍,紅腫疼痛。
健客價: ¥17清熱解毒。用于外感溫邪,臟腑實熱引起的內(nèi)熱高燒,咽喉腫痛,咳嗽痰盛,大便干燥。
健客價: ¥15活血解毒,消腫止痛。用于毒熱結于臟腑經(jīng)絡引起的癰疽初起,乳癰結核,紅腫作痛。
健客價: ¥22清血敗毒,消腫止痛。用于臟腑毒熱,血液不清引起的梅毒,血淋,白濁,尿道刺痛,大便秘結,疥瘡,癰疽瘡瘍,紅腫疼痛。
健客價: ¥43清熱敗毒,消腫止痛。用于臟腑毒熱,血液不清引起的梅毒,血淋,白濁,尿道刺痛,大便秘結,疥瘡,癰疽瘡瘍,紅腫疼痛。
健客價: ¥14.7清血敗毒,消腫止痛。用于臟腑毒熱,血液不清引起的梅毒,血淋,白濁,尿道刺痛,大便秘結,疥瘡,癰疽瘡瘍,紅腫疼痛。
健客價: ¥32疏肝、健胃、清熱、愈潰瘍、消腫。用于"木布"病遷不愈,胃脘嘈雜、灼痛,肝熱痛,消化不良,呃逆,吐瀉膽汁,壞血和煙汁樣物(即赤白痢疾),急腹痛、黃水病、臟腑痞瘤,食物中毒以及陳舊內(nèi)科疾病,浮腫、水腫等。
健客價: ¥150清血敗毒,消腫止痛。用于臟腑毒熱,血液不清引起的梅毒,血淋,白濁,尿道刺痛,大便秘結,疥瘡,癰疽瘡瘍,紅腫疼痛。
健客價: ¥13清熱解毒,散風消腫。用于臟腑積熱,風熱濕毒引起的瘡瘍初起,紅腫疼痛,憎寒發(fā)熱,風濕疙瘩,遍身刺癢,大便秘結。
健客價: ¥18清熱解毒,散風消腫。用于臟腑積熱,風熱濕毒引起的瘡瘍初起,紅腫疼痛,憎寒發(fā)熱,風濕疙瘩,遍身刺癢,大便秘結。
健客價: ¥9.5填精髓,養(yǎng)氣血,調臟腑,固本元。用于精氣虛乏,陰血虧損所致神疲乏力,食欲減退,健忘失眠,頭暈耳鳴。
健客價: ¥210清血敗毒,消腫止痛。用于臟腑毒熱,血液不清引起的梅毒,血淋,白濁,尿道刺痛,大便秘結,疥瘡,癰疽瘡瘍,紅腫疼痛。
健客價: ¥18清血敗毒,消腫止痛。用于臟腑毒熱,血液不清引起的梅毒,血淋,白濁,尿道刺痛,大便秘結,疥瘡,癰疽瘡瘍,紅腫疼痛。
健客價: ¥12清熱解毒。用于外感溫邪,臟腑實熱引起的內(nèi)熱高燒,咽喉腫痛, 咳嗽痰盛,大便干燥。
健客價: ¥15清熱祛瘟,止咳。用于臟腑瘀熱,咳嗽膿瘍,胸痛,口苦,舌干,關節(jié)疼痛,骨蒸癆熱。
健客價: ¥28祛風解毒、除濕消腫、舒筋通絡。有抗炎及抑制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等作用。用于風濕熱閼,毒邪阻滯所致的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腎病綜合癥,白塞氏三聯(lián)癥,麻風反應,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健客價: ¥18祛風解毒、除濕消腫、舒筋通絡。有抗炎及抑制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等作用。用于風濕熱閼,毒邪阻滯所致的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腎病綜合癥,白塞氏三聯(lián)癥,麻風反應,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健客價: ¥21祛風解毒、除濕消腫、舒筋通絡。有抗炎及抑制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等作用。用于風濕熱閼,毒邪阻滯所致的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腎病綜合癥,白塞氏三聯(lián)癥,麻風反應,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健客價: ¥62